倾泻症
[病案]石某,女性,现年62岁。
该患者自1982年7月某日起,在每次进食完毕后,便感到肠道内的鸣声如雷般响亮,在三五步之内就能听到。
紧接着,患者会感到腹部紧张不安,急需排便。
在倾泻之后,患者会感到畅快淋漓。
所泻出的物质主要是一些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,每次进食后需要排便1~3次才能停止。
由于长时间遭受这种困扰,患者的身体日渐消瘦,双眼凹陷,形销骨立。
这种病状已经困扰了患者五个月有余,期间她曾尝试过多种中西药物的治疗,但均未取得明显效果。
在就诊时,患者的舌质呈现淡红色,舌苔薄白,脉象细弱。
[治则]健脾温肾,涩肠止泻。
[方药]炒白芍30克,赤石脂30克,炙甘草9克,潞党参15克,炒白术15克,石榴皮20克,云茯苓10克,乌梅肉10克,炙黄芪10克,制附子6克。
按照医嘱,患者需服用6剂中药,泄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,身体感到舒适。
然而,在停药后,泄泻症状再次出现。
患者再次使用原方,并服用了4剂中药。
在这次治疗后,患者痊愈,四个月内未见复发。
[评析]倾泻症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,主要原因是患者存在脾肾阳虚的体质。
本病例的初始表现是脾虚泄泻,这种症状使得患者的脾阳不足,进而导致肾阳衰微。
命门火衰,火不生土,水谷不能被腐熟,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,无法有效消化食物,使得未被消化的食物精微物质一倾而出。
根据中医“虚者补之”
和“急者缓之”
的治疗原则,治疗方案采用了芍药、甘草等药物来酸甘敛阴,缓解患者的急症。
同时,加入党参、黄芪、白术和甘草等药物来健脾利湿,以补充患者虚弱的体质。
此外,石榴皮、乌梅肉和赤石脂等涩肠止泻药物,可以有效地固住泄泻症状。
最后,附子这一药物具有温煦脾阳的作用,可以壮命火,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活力。
为了更好地调整患者阴阳平衡,治疗方案还加入了其他中药材,如山药、当归、白芍等,以增强脾胃功能。
这些药材的共同作用,使得患者脾胃运化功能得到显着改善,泄泻症状得到有效控制。
全方药物的搭配,使得阴阳相互调节、补涩并进的中医治疗原则得以体现。
通过这种独特的治疗方式,患者在短短的10剂药后,数月的奇病便得以痊愈。
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复杂病症方面的优势和神奇疗效。
此外,在治疗过程中,医生还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,进行了细致的辨证施治。
例如,针对患者舌苔黄腻、口苦口干的症状,加入金银花、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,以达到清热除湿的效果。
针对患者气短乏力、精神不振的症状,加入五味子、枸杞子等养阴益气药物,以提升患者的生命活力。
通过本次成功案例,我们再次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复杂病症方面的优势。
它不仅注重阴阳平衡,还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。
这种独特的治疗方式,为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。
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,让更多患者受益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